新闻动态
旅游资讯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旅游资讯
蚕桑慢叙事,上纽ICA举办江南蚕桑文化工作坊
发布日期:2023-08-04 点击次数:

1.jpg

 

2.png

  受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人、美籍知名徒步旅行家

  保罗·萨罗佩科的邀请,

  7月29日在上海纽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生态人文摄影师孙晓东以

  “丝脉传承,天人合一”为主题,

  举办了一场江南蚕桑文化工作坊。

  把在震泽古镇拍摄蚕桑文化的经历和心得,

  分享给了参与此次工作坊的公众。

3.jpg

 

22.jpg

  江南的蚕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

  震泽古镇作为传统的丝绸重镇,

  蚕桑的故事就是震泽的故事,

  蚕桑之美是震泽真正的地标。

6.jpg

  就像震泽引以为傲的“蚕式慢生活”

  要讲好蚕桑的故事,也需要慢下来。

  需要以尊重的姿态和开放的眼光,

  去“沉浸式”记录和发现震泽蚕桑之美。

7.jpg

 

8.jpg

  而这与生态人文摄影的理念不谋而合,

  因此摄影师孙晓东从2016年起扎根震泽,

  用手里的镜头跟随桑园发芽、蚕宝宝成长、

  一个蚕茧的凝结、一根丝的凝聚。

9.jpg

  作为一名生态人文摄影师,

  同时也是“永远的行走”

  (也称“走出伊甸园”计划)的合作者,

  孙晓东在苏州震泽探寻蚕桑传统文化,

  细心观察蚕的生命历程和养蚕人的传统劳作,

  记录一根根蚕丝的凝聚成形。

10.jpg

  震泽古镇位于苏州吴江,

  是太湖流域历史悠久的湖丝产地。

  桑蚕文化的背后,

  是对自然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

  以及以精妙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

  古老智慧

11.png

  孙晓东运用“慢叙事”的方法,

  跨越五个拍摄年度,

  通过与蚕、桑园、养蚕人的相处,

  讲述人和自然的故事。

  在此次工作坊中,

  他分享了从拍摄理念到拍摄手法的种种思考。

12.jpg

  工作坊上有位八十年代

  陪同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女士,

  热情地分享了她记忆里江南蚕桑丝绸的盛况。

13.jpg

  看着1984年出版的

  《美国国家地理》丝绸专题,

  和当今相比,有传承,更有变化,

  两代摄影师四十年后,隔空握手。

33.jpg

 

16.jpg

  在当下生活快到目不暇接的节奏里,

  大家对震泽“蚕式慢生活”充满好奇和向往,

  用“慢叙事”的手法对蚕桑文化娓娓道来,

  不仅是讲故事的态度,

  也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关于“走出伊甸园”计划。

  在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奈特基金会的合作支持下,普利策奖得主、《国家地理》研究员保罗·萨罗佩科发起了徒步三万八千公里、重走“人类大迁徙”路线的“走出伊甸园”计划。他计划用十几年的时间,沿着人类走出非洲的路途,穿越四大洲,一直步行至南美洲的火地岛。

  他于2013年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启程,2021年10月,萨罗佩克踏上了穿越中国的“中原王朝”之旅,从云南省南部边境启程,沿着黑河—腾冲线徒步6000多公里,穿越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内蒙古、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直至跨越中国北部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线。